浪费1m3混凝土,公司从员工身上“挣”2W,还试图开除
施工员吧的一条技术员吐槽贴引发了诸多同行讨论,事情是这样的,某技术员在晚上11点半仍在打灰(施工上的土话,常用说明浇筑混凝土,或搅拌砂浆、混凝土),最后整理计算总量多出1方,告知搅拌站装车带走。
第二日,公司总经理得知技术员此项操作,提出开除技术员,幸亏项目经理据理力争,认为这种“错误”最多罚款即可,不至于上纲上线,开除太过分了,再加上按照正常的损耗率计算,多出1方完全在可控范围,假如小题大做,那他个人也将递交辞职。
果然这次事情起因也是收到了“线报”,技术员浪费6方混凝土,才起了开除员工的想法。再得知实际仅有1方浪费,才消气,在想想为了1方混凝土项目少了经理和这种骨干技术员,肯定会影响公司项目的正常进展。
结果就坡下驴但是面子也不丢,出现了这款红头文件。
▲红头文件
01
500换2万
在看到这版红头文件之后,施工员吧的人们都不淡定了,认为老板小题大做没得格局;也有网友老板要在年底搞个立威大会,结果技术员撞手里了;还有的人认为是早就想动手了,终于逮住机会了。
还有个别辩友提出其他角度的看法,一方混凝土料也就400-600块,取个平均数500块,算算罚款,一下子挣了快2W,这可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;我之前新手做技术员的时候,多算了1车,要按这个算法,岂不是要罚去坐牢了。
其实这些都可以理解,比较大家都是打工的从自己出发怎么想都为过,只超出1方混凝土,基本上可以算是限界了。
但是有人从公司的角度出发,从规定的角度入手,指出1方混凝土确实不值一提,但是公司制度上是否有要求上报给部门相关负责人,技术员个人是否有私自处理的权限呢?如果多次挑战公司制度,那么有次要求是不是无可厚非?
如果这次多报1方,下次多报3方,然后签了票据,那么搅拌站就按这个算实收费用了,利润就是这样越压越低的。
其实工程上的人都知道,卡方不准是一定会出现的,毕竟你不知道那个搅拌车的管桶里会挂多少料,但是可以在项目伊始做好考虑,比如修筑投标时所需硬化面积,要不强化一下材料堆放地点,防止出现路面坍塌的事件等等……只要计划的合理,多的料总是可以消化掉的。
除了罚款,是否有对应的奖励措施,比如这个打灰的技术员,做到1方以内的损耗,那就奖励他,省的后面补料还需要额外整一手运费。有奖有罚,才能调动用户积极性。
02
冤不冤?
返回来再看技术员受罚的事情的,冤枉么?因为没有看到更多的内容,不能明确的说一句冤枉,就回到上文说的。
从技术员的角度来说,我觉得冤枉,我不仅11点半还在干活,活累的半死干完了,奖励咱就不说了,不仅没有还想开除我,你说我冤不冤?
那如果是冤枉的,有这样一个偏听偏信的总经理,这公司也离没得不远了。
从公司的角度来说,如果这都些工作内容都写在规章制度里,无关1方2方,制度订出来就是规范行为的,你犯错,罚你是应该的,如果各个都求放过,那这个制度不要也罢。
不管是做什么铺张浪费都是可耻的,控制成本、减少浪费也是各个工业从业人员需要放在心里的。